欢迎进入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首页 > 动态信息 > 环境要闻

面对“碳中和”艰巨挑战,如何达到“零”的目标? 科学论坛上科学家给出智慧解决方案

   日期:2023-06-13     浏览:192    

临港展台“零碳港”技术专区展示绿色场景与需求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留给地球上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这句原本用来调侃足球的解说词,套用到“碳中和”上,竟出奇地不违和。为减缓气候变化,解决气候危机,中国作出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雄心勃勃,但难度极大。这又一次需要科学家们携起手来,不断构建和完善碳中和相关研究体系。在昨天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发起的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科学论坛上,来自全球的“最强大脑”们带来了顶尖科学方案。

从2020年的第75届联合国大会起,“碳中和”从一个大众陌生的专业词语变成高频热词。

碳中和,指的是二氧化碳净零排放——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可回收材料、提高能源效率,以及植树造林、碳捕捉等方式,来将自身碳排放“吸收”,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出席科学论坛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杜祥琬认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而以碳达峰、碳中和来驱动我国实现技术创新和发展转型,是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必然要求,也是缩小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差距的历史机遇。

杜祥琬指出,“碳达峰是经济增长和碳排放脱钩的拐点”。早点迎来碳达峰,人们也能迎来二氧化碳逐渐减少的好转局面。这一征程中,科学技术的突破与发展又将为人类命运奋力一战。

2018年埃尼前沿能源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创始所长、首席科学家王中林坦言,人们通过燃煤产能,可消耗燃料后释放的热量,排放到环境中后会使气候变暖,并且这部分能源也无法重复利用,这就产生了更多的“熵”。

怎么满足新时代的能源需求?未来的能源在哪里?王中林带领着团队把目光投向了占据地球约70%面积的海洋。这是一个“从零到一”的艰难探索,海洋的能量是巨大的,包括潮汐能、波浪能等等。十多年前,王中林团队在做微纳能源研究时,发现了摩擦起电效应可以做驱动力。团队研发了一种摩擦电纳米发电机(TENG),并在去年于温州近海开展了实验。他当场算了一笔账,在蓝色海洋能源构想下,每立方米海水平均产生12.4瓦电力,在与北京面积大小相仿的一片海域,便能提供中国20%的耗电量。

两年前全职加盟上海理工大学的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得主藤岛昭晒出了一张自己与中国国家大剧院的合影。原来,中国国家大剧院使用了光催化自洁玻璃,透明的催化剂涂层能让表面保持清洁且不积累雾气——而这,得益自基于“本多-藤岛效应”而生的太阳能光催化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提到了三个关键词:政策主导、科研驱动、市场支撑。“颠覆性技术的发展,会在能源转型及碳中和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黄震称,可再生能源将从替补的角色变为能源系统的主角。

“碳中和能源转型不仅仅是技术或者能源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的系统问题,需要基于政策、技术和市场等因素进行科学规划。”黄震表示。

本报记者 郜阳

来源:新民晚报

202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