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史博臻
在上海,如果每天逛一个公园,那要花费近三年才能逛遍所有公园——截至目前,上海各类公园已达到973座,距离“到2025年底公园总数超过1000座”的“千园之城”目标更近了一步。
若只是公园数量多,倒也不足为奇,但申城这些公园的魅力更在于一园有一园的风貌,郊野徒步、帐篷露营、登高望远、体育运动、儿童游乐、亲水休闲……大大小小的公园贯城串趣,让人们畅享自然。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千园之城”的建成之年和第二个“千园”的启动之年。本市绿化市容部门将更注重百姓的力量、居民的建议、全社会的向心力。比如,在口袋公园选址方面,侧重与“15分钟社区生活圈”紧密联动,同时在公园的建设、管理和后期维护中,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力争“建一个、成一个、叫好一个”。
公园城市“大战略”,变成市民近在身边的自然
能登山、亲水、赏园,在开阔的大草坪露营,还能看展,追寻往昔,这不是在郊外乡野,而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去年,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全面开放,双子山、温室花园、世界花艺园等地标性景点惊艳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市民和各地游客。
登高望远的快意中,更添了几层时代的内涵。小小的人面对大大的城,近可见亚洲最大温室花园、中心湖、十一孔桥景观,远能观城市天际线和卢浦大桥、南北高架以及黄浦江两岸美景,你很难不被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打动。某种程度上,世博文化公园就像是上海公园城市建设的浓缩版:要有绿,更要添彩;要好看,更要有好体验;要规模效应,更要精细化管理。
即使早已过了大规模造绿时期,人口稠密、空间紧缺的上海也在想方设法提高市民的生态获得感。2021年,《关于推进上海市公园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进一步优化“市民-公园-城市”三者关系,积极破解超大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瓶颈,持续推动绿色空间开放、共享、融合,让绿色成为城市发展最动人的底色、人民城市最温暖的亮色。根据规划,到2025年,上海的公园与城市更加开放融合,公园城市建设取得突破,全市各类公园数量增加到1000座以上;“一大环+五小环”环城生态公园带体系基本形成。
上海积累多年的设计资源和实力得以“大展拳脚”,一个个创意巧思在绿幕中落地,让生活、生产、生态在一方天地共舞。上海的城市发展,更多是基于“老底片”的修补、改造、重塑。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大手笔”除了世博文化公园之外,还有正在打造的环城生态公园带,以外环绿带为骨架,向内连接10片楔形绿地,向外连接17条生态间隔带,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大生态圈。“小精美”如家门口的公园,还有利用屋顶、墙壁、桥下空间等布置的立体绿化,以每年40万平方米的速度见缝插“绿”。
四季轮回中,公园城市的“大战略”正在变成每位市民近在身边的自然。过去一年,上海新增城乡公园141座,使公园总数增至973座,其中城市公园512座、口袋公园341座、乡村公园119座、主题公园1座;新建各类绿地1041公顷,其中公园绿地512公顷,世博文化公园南区、美兰湖中央公园一期工程等建成开放;建成绿道229.77公里,七莘路绿道、环元荡绿道青浦段、沪太路绿道等110余条绿道建成对外开放,全市绿道总长达到1998.81公里。
从立法到“细胞”,无废城市机体渐丰
优选公共交通,健康步行骑行;按需按量点餐,每餐每食光盘;自带洗漱用品,主动节水节电;自带购物布袋,拒绝过度包装……2024年F1赛车比赛前夕,为了将“无废”理念融入赛事全过程,实现绿色、无废、低碳、可持续,嘉定区无废办向各位车迷朋友发出上述倡议。
走在上海街头,芬芳馥郁的咖啡香气四溢,咖啡文化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新名片。当“无废”理念遇上咖啡文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024上海(静安)世界咖啡文化节深度融合“无废”理念,以循环利用与精细化回收为突出亮点,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颇具创意的活动设计,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尤其是静安区生态环境局在现场举办的“神奇的咖啡渣手工皂”手作活动,引来众多参与者。
借由类似的活动或公共服务,将绿色生活方式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传递给每一位参与者,上海努力让“无废”成为城市发展的常态和未来。
作为全国最早严格实行垃圾分类的城市之一,上海在无废城市建设的探索中也走在前列。《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2024年6月5日起施行,聚焦源头减量,从设计、生产、消费、流通等领域,以更高标准作了全面规定,这是全国首部无废城市建设地方立法。
细胞,正从一个生物学概念,变为城市探索“无废”实践的新窗口。“无废细胞”是指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等工作绩效突出的社会生产生活各类组成单元,包括但不限于机关、工厂、工业园区、企业集团、社区、校园、商场、餐馆、酒店、景区、医院等。这些“无废细胞”的代谢水平,决定了无废城市机体的健康水平。
近两年,上海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根据可回收物的具体种类和循环利用需要,实行可回收物的精细化分类。目前正在推进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中转站和集散场建设,一些小区装置垃圾自助回收机,居民可在手机小程序提现或者产生积分。
最新公布的“成绩单”反映了上海建设无废城市的阶段性成果:截至去年底,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实效持续巩固,持续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3%,源头减量率达5%;可回收物分出量7946吨/日,有害垃圾分出量2吨/日,湿垃圾分出量9270吨/日,干垃圾清运量17295吨/日,湿垃圾分出量基本稳定在干湿垃圾总量35%左右。同时,全市居住区(村)、单位垃圾分类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
去年,上海持续完善可回收物回收体系,修订形成《上海市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建设和运营管理导则》。全市累计建成惠民回收服务点600余个、示范型中转站40余个,推出“沪尚回收”市民端小程序,吸引29.3万名用户使用,提供回收服务115.8万余次。
来源:上海环境
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