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环气候〔2025〕24号
各有关单位:
为持续推进本市低碳试点建设,现将2025年度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启动新一批低碳试点建设
长宁区新华路街道等6个区域已被纳入本市2025年度低碳发展实践区试点建设单位名单(附件1),请根据低碳试点工作的建设重点和实施建议组织做好新一批低碳发展实践区试点建设工作,确保于2027年底前完成中期评价工作,2029年底前完成终期验收工作;浦东新区周浦镇中金海棠湾等13个社区已被纳入本市2025年度低碳社区试点建设单位名单(附件2),请各相关区生态环境局、各相关试点街镇根据低碳试点工作的建设重点和实施建议组织做好新一批低碳社区试点建设工作,确保于2027年底前完成建设验收工作。
二、低碳试点建设年度工作计划报送
各在建低碳发展实践区(近零碳排放实践区)、低碳社区(近零碳排放社区)试点单位应按照实施方案与任务清单制定2025年度工作计划(附件3),并于2025年2月28日(周五)前将工作计划(word文件1份,加盖公章的pdf文件1份)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三、组织开展2023年度低碳发展实践区中期评价与低碳社区终期验收
2025年4-7月,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2023年度低碳发展实践区中期评价。5月30日(周五)前,试点单位提交中期自评价报告(word文件1份,加盖公章的pdf文件1份)至联系人邮箱;6-7月,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开展现场评价,具体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2025年7-10月,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2023年度低碳社区终期验收。7月15日(周二)前,试点单位向所在区生态环境局提交预验收自评价报告。8月29日(周五)前,区生态环境局组织完成预验收并提交自评价报告(word文件1份,加盖公章的pdf文件1份)至联系人邮箱。9-10月,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开展现场验收,具体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2026年1月底前,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低碳试点评价结果。
四、组织开展2025年度低碳发展实践区和低碳社区试点申报评估
2025年7-12月,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2025年度低碳试点申报评估。9月30日(周二)前,提交低碳发展实践区申报材料(word文件1份,加盖公章的申报函、pdf文件各1份)至联系人邮箱,各区生态环境局将低碳社区推荐名单和相关申报材料(word文件1份,加盖公章的申报函、pdf文件1份)提交至联系人邮箱。10-11月,市生态环境局委托相关技术支撑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实施方案进行评估。
2026年1月底前,公布新一批低碳试点建设名单。
五、编制并发布低碳试点建设白皮书
2025年3月21日(周五)前,“十四五”期间通过验收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等5个第二批低碳发展实践区(2023年验收)、徐汇区虹梅街道华悦家园等8个低碳社区(2024年验收)根据低碳试点建设案例大纲(附件4)提供相关案例材料,包括文字、高清图片等素材,由区生态环境局汇总后反馈至联系人邮箱。
3-5月,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编制本市“十四五”低碳试点建设工作总结并形成《低碳试点建设白皮书》。
6月,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低碳试点建设白皮书》。
六、其他
市生态环境局适时组织座谈交流活动,加强宣传与经验交流,鼓励各区生态环境局、各试点单位积极开展相互交流活动,鼓励各相关单位结合低碳日等宣传活动、运用多媒体等形式进行成果展示与宣传。
联系人:林立、何淑英
电话:021-23117436、18017537063
电子邮箱:wangting@sicc.sh.cn
附件:
1.2025年度低碳发展实践区建设名单
2.2025年度低碳社区建设名单
3.2025年低碳发展实践区/低碳社区试点建设工作计划(模板)
4.低碳试点建设案例大纲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2025年2月11日
(此件部分公开)
附件1
2025年度低碳发展实践区建设名单
序号 | 实践区名称 |
1 | 长宁区新华路街道 |
2 | 宝山区南大智慧城 |
3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 |
4 | 上海市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
5 | 崇明农场 |
6 | 上海奉贤经济开发区生物科技园区 |
附件2
2025年度低碳社区建设名单
序号 | 社区名称 |
1 | 浦东新区周浦镇中金海棠湾 |
2 | 浦东新区沪东新村街道柳博小区、同方锦城-B区 |
3 | 浦东新区航头镇航武嘉园 |
4 | 闵行区新虹街道爱博四村 |
5 | 浦东新区浦兴路街道张桥一街坊 |
6 | 嘉定区马陆镇理想名都 |
7 | 浦东新区金杨新村街道罗山六村、锦绣山河 |
8 | 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福沈小区 |
9 | 浦东新区洋泾街道博山社区 |
10 | 静安区临汾路街道 |
11 | 宝山区罗泾镇海星村片区 |
12 | 徐汇区龙华街道龙南佳苑 |
13 | 宝山区罗泾镇塘湾村片区 |
附件3
2025年低碳发展实践区/低碳社区试点建设工作计划
(模板)
一、低碳发展实践区/低碳社区概况
试点范围的低碳发展实践区占地面积、四至范围、产业发展、建设开发进度等。
试点范围的社区占地面积、楼栋数量、楼层、户数、人数、绿化率、平面布置图等。
二、低碳发展实践区/低碳社区建设2025年目标
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的2025年目标值。
三、低碳发展任务和重点项目工作计划
提出2025年低碳试点建设计划,包括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等。
2025年低碳发展实践区/低碳社区试点建设任务清单(模板)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 项目名称 | 所属领域1 | 项目内容 | 项目规模 | 项目地点 | 项目进度2 | 责任单位 | 项目效益3 | 投资额 (万元) |
低碳硬环境建设 | |||||||||
1 | LED照明改造 | 建筑 | 更新公区楼道照明系统 | 更换500盏 | XX建筑 | 2023.1- 2023.12 | XX | 年节能XX吨标准煤,减碳XX吨CO2 | 10 |
2 | |||||||||
3 | |||||||||
4 | |||||||||
5 | |||||||||
…… | |||||||||
低碳软环境建设 | |||||||||
1 | 专题讲座 | 活动组织 | 为社区居民宣贯最新政策、技术和低碳生活实践 | 50-100人 | XX | 2023.4 | XX | 提升居民的低碳发展意识和能力 | 0.8 |
2 | |||||||||
3 | |||||||||
…… |
注:(1)所属领域,低碳硬环境建设项目分为产业、建筑、交通、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绿化碳汇等方面;软环境建设项目分为宣传引导、活动组织、运营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
(2)项目进度,填写年份和月份,建设周期内的项目应全部填写;
(3)项目效益,包括减碳效益、资源和环境效益等;
(4)任务清单与实施方案相衔接,如有调整应提供合理的情况说明。
附件4
低碳试点建设案例大纲
一、低碳发展实践区/低碳社区概况
描述区域/社区的基本情况、类型和低碳发展特色。
二、低碳发展实践区/低碳社区建设指标
按表格填写低碳试点建设基期和终期的相关指标。
表1 上海市低碳发展实践区建设指标表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基期 | 终期 |
1 | 区域碳排放总量下降率 | % | ||
2 | 区域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强度 | 吨二氧化碳/万元 | ||
3 | 区域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强度下降率 | % | ||
4 | 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 | 千克二氧化碳/平方米 | ||
5 | 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下降率 | % | ||
6 | 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 % | ||
7 | 光伏装机容量 | 千瓦 | ||
8 | 购买绿色电力比例 | % | ||
9 | 新型储能装机容量 | 千瓦 | ||
10 | 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面积比例 | % | ||
11 | 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 | % | ||
12 | 新能源路灯占比 | % | ||
13 | 新能源汽车占比 | % | ||
14 | 停车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配置率 | % | ||
15 | 一般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率 | % | ||
16 |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 % | ||
17 | 绿化覆盖率 | % | ||
18 | 购买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或上海碳普惠减排量(SHCER)占碳排放量的比例 | % |
注:可结合低碳发展实践区建设方案和实际情况,增加特色创新性指标。
表2 上海市低碳社区建设指标表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基期 | 终期 |
1 | 社区碳排放总量下降率 | % | ||
2 | 社区人均碳排放强度 | 吨CO2/(人•年) | ||
3 | 社区人均碳排放下降率 | % | ||
4 | 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 % | ||
5 | 购买绿证比例 | % | ||
6 | 农村社区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 | % | ||
7 | 社区内居民的新能源汽车数量 | 辆 | ||
8 | 社区内居民的新能源汽车占比 | % | ||
9 | 社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数量 | 个 | ||
10 | 社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覆盖停车位的比例 | % | ||
11 | 公共区域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数量 | 个 | ||
12 | 社区新能源路灯占比 | % | ||
13 | 雨水回收利用量 | 升 | ||
14 | 绿化覆盖率 | % | ||
15 | 人均生活垃圾末端清运处理量 | kg/(人•日) | ||
16 |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 % | ||
17 | 低碳宣传教育活动频次 | 次/年 | ||
18 | 低碳宣传教育活动参与的人次 | 人次 |
注:可结合低碳社区建设方案和实际情况,增加特色创新性指标。
三、低碳发展实践区/低碳社区建设成效
1.低碳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取得的成效
结合区域/社区特色,总结提炼低碳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用文字和图片形式展示先进性和示范性。
2.低碳发展经验
总结可供其他类似区域/社区推广的低碳发展经验。
PDF附件